Tuesday, April 03, 2007

Movies watched in April

the ruling class (1972, peter medak) 8/10
stranger than fiction (2006, marc forster) 7.5/10
days of glory (2006, rachid bouchareb) 8/10
sílení (2005, jan svankmajer) 8/10
soldier of orange (1977, paul verhoeven) 8.5/10
the 4th man (1983, Paul Verhoeven) 8/10
black book (2006, paul verhoeven) 7.5/10
自從 basic instinct (1992) 之後乏善可陳嘅荷蘭導演 paul verhoeven,眼見江河日下,有意 “食老本”重振聲威,拍了一部題材跟他早期作品相仿嘅電影,該早期作品名為 soldier of orange (1977),令他聲躁一時,更引起 hollywood 嘅注意
無疑,black book (2006)有其優秀的一面,例如悅目的視覺效果、精湛的場面調度、出色的移動攝影、濃鬱的戰時氣氛……,但它在内容深度上,不及 soldier of orange (1977),此片看完後,留給人的印象就是 “美女勾引納粹軍官以混進敵方内部、並且動了真情; 不斷受内奸所害,盟友接二連三喪生,而且内奸到最後一刻才 '出人意表' 地揭蛊”,單看這些描述,未看過電影的觀眾,可會覺得此片跟一般 hollywood 商業片有多大差別,可能 paul verhoeven 到 hollywood 發展之後,受 hollywood 塗毒太深,以致即使現今“食老本”,也仍然擺脫不了濃厚的商業味,black book (2006)充斥著不少商業計算的情節
反觀其早期作品,soldier of orange (1977)講述荷蘭遭納粹占領時期,六個荷蘭青年各自不同的遭遇,或協助盟軍,或加入納粹軍隊,或濳逃不逐,或參加抗戰,或反目成仇,或輔佐荷蘭女皇,在荷蘭軍隊棄械投降,納粹肆虐的時代背景下,積極奮戰,與通敵合作的不同勢力,編寫了納粹時期的荷蘭眾生相,以各個小人物的不同舉動勾勒出了那個年代的氛圍,留給觀眾的是多層次、立體的荷蘭多面睇,而此正是 black book (2006) 所欠缺的,black book (2006) 所表達的只是“無論是入侵者,還是被侵略者,都存在著腐敗份子,腐化並沒有分派別”這類陳腔濫調
gloomy sunday (1999, rolf schübel) 7.5/10
japan's longest day (1967, kihachi okamoto) 8/10
the human condition I no greater love (1959, masaki kobayashi) 7.5/10
the human condition II the road to eternity (1959, masaki kobayashi) 8/10
the human condition III a soldier's prayer (1961, masaki kobayashi) 8.5/10
電影旨在探討在極端情況下,“良心”的生存空間,善人怎樣在“上司指示”和“自己良心”之間進退兩難,聴從指示則受良心譴責,不服指示則遭毒打,片中主角在極端不利的情況下,選擇了依從良心行事,煥發生命中的美和善,代價就是身體遭受種種虐打,以及最終命喪雪地。
與 letters from iwo jima (2006)一樣,反映了二戰時的日本,也有不少和平反戰的士兵,奈何在軍國主義制度下,逼於無奈參與野蠻行徑,影片表面說的是人與戰爭的關係,實則針砭國家的思想體系,如何摧殘人民,本片導演小林正樹之後的 seppuku (1962),也同樣借切腹決鬥,批判封建制度下,種種陋習帶給人的傷害。
全片分六部分,每兩部分為一集,看第一集時,見到仲代達矢所飾演的管工對被俘虜的中國民工呵護備至,甚至召來大批妓女為被虜民工解壓,覺得其有誇大、過於美化矯飾日本管工之嫌,另外雖然聘請地道中國人指導日本演員說普通話,但片中飾演中國人的日本演員所說的普通話,極不純正,不看字幕幾乎聽不明白在說什麼。但從第二集起,運用仿紀錄片的技巧,傳達仲代達矢在軍營中的所見所聞,以至最後一集的客死異鄉,十分富實感,兼備寫實性和教育性,人物描寫細膩,感性敏銳,反映了戰爭的殘酷和善人的無奈。
導演小林正樹曾在滿洲和琉球群島打過仗,因反對戰爭而拒絕軍階的晋升,實際經歷使他可以將切身體驗注入片中主角之中,仲代達矢所飾演的角色其實就是小林當兵時的寫照
全片總長接近十小時,但故事進展不覺拖沓,情節鋪排清晰,能够緊扣觀眾心弦,這部電影是越看下去越好看,越看到最後越覺感人
i don't want to sleep alone (2006, tsai ming-liang) 7.5/10
the free will (2006, matthias glasner) 8.5/10
lights in the dusk (2006, aki kaurismäki) 7/10
uzak (2002, nuri bilge ceylan) 8/10
climates (2006, nuri bilge ceylan) 7.5/10
the passion of anna (1969, ingmar bergman) 8.5/10
the magic flute (1975, ingmar bergman) 8.5/10
from the life of the marionettes (1980, ingmar bergman) 8.5/10
bergman island (2004, marie nyreröd) 8/10
taxidermia (2006, györgy pálfi) 8/10
after the wedding (2006, susanne bier) 5/10
舊時殘片也沒此片這麼煽情,得以提名最佳外語片,莫非奧斯卡評委都是煽情通俗劇迷
片中女兒對從沒照顧過自己的父親不單沒有半點怨氣,而且對其親暱程度,遠高於多年來一直細心關懷呵護自己的養父,就算見到丈夫外遇,也是找剛認識的生父訴苦,而非長期關心自己的養父,怎麼突然間“生娘不及養娘大”的傳統觀念被顛覆無存
不單劇情,casting 方面亦有問題,安排面目陰險嘅 mads mikkelsen 飾演大善人,其人一舉一動、一顰一笑都常顯出狡詐之色,偏偏找一個這樣的演員來飾演在孤兒院工作的好心人,不知是丹麥演員嚴重欠缺,還是導演有意跟觀眾開玩笑
有些導演對生活欠缺深刻的體會,凡事“想當然矣”,以為刻意製造慘情,電影中多幾個死人塌樓、末期病症、家庭悲劇…… 就是容易令觀眾動容的佳作,但這般故意矯情的通俗劇,反而容易被列入“爛片”的範疇
電影要拍得動人,導演本身最好對生活有一定的真確認識,對人性有真知灼見,才能拍出觸動觀眾内心的作品,電影史上不少電影大師都能做到這一點。 只有真正活過的導演,才能拍出真正動人的電影
the u.s. vs. john lennon (2006, david leaf & john scheinfeld) 8/10
the page turner (2006, denis dercourt) 6/10
陳凱歌的《無極》被譏為“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”,此片則是“自己分心不專注而引發的復仇事件”
《無極》中的男主角因小時候被騙了一個饅頭而不相信任何人,不做好人,此片則是因為女主角自己缺乏專注能力而獸性大發,選擇做蛇蝎美人,此片台灣譯名《琴謎變奏曲》,若是改為《無極變奏曲》則更為貼切,兩片都是由一頑劣小童蠻不講理、推諉責任而造成的悲劇
女主角參賽時失敗,根本就是自己缺乏專注能力、心理質素不佳所造成的,她比賽時分心彈不好,繼而失去透過比賽揚名的機會,可說與五名評委之一為人簽名,關係甚微,女主角更因自己比賽失意而捉弄別的正在彈琴的小孩,可見其人是非不分、本性卑劣,女主角自此不再繼續鋼琴生涯,反映出其性格是近乎變態的無聊,女主角不去探究問題的根源,反而把一切都推諸他人身上,破壞他人的家庭與事業,整個復仇過程根本就是心理變態的無理取閙
至於該知名鋼琴家,看起來十分滑稽,被人惡意捉弄,令其演出計劃落空,該鋼琴家竟然不怎麼生氣,繼續與惡意捉弄者狀甚親切,關係曖昧,甚至還送了對方一張寫有甜言蜜語的照片,鋼琴家彷彿變成了任人擺佈的小丑,毫無風範,女鋼琴家擁有美滿家庭與事業,竟然會對女孩子動起同性戀念頭,影片將鋼琴家這個角色刻劃得既平面又魯莽,沒能反映出鋼琴家應有的克制與智慧(一個 EQ 如此低,智慧又不高的人,竟能成為鋼琴家,影片似乎幽了自己一默)
samsara (2001, pan nalin) 8/10
the night porter (1974, liliana cavani) 7/10
good morning, vietnam (1987, barry levinson) 8.5/10
不知何故,以前我對 robin williams 沒有什麼特別好感,不是很喜歡他的戲,不覺得特別出色,印象比較深刻的只有他在 dead poets society (1989)中,以口技表達 marlon brando 和 john wayne 會怎樣演繹莎士比亞作品的滑稽情形而已。
但這部 good morning, vietnam (1987),令我對他印象完全改觀,他在片中飾演詼諧、富同情心的 DJ,其搞笑喜劇天份表露無遺,完全發揮其口技才華,此角色即使換了他人來演(如 jim carrey、woody allen 等),效果也不及 robin williams,可說是唯有 robin williams,才能演得這麼好,而且他在片中的感情戲,亦有非常自然動人的演繹,當年他憑此片提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,但敗給 michael douglas 於 wall street(1987)中飾演的股巿大鱷,michael douglas 的演繹雖傳神但有點不合常理,股巿大鱷才不會那般輕浮。
演員要有精采動人的演出,除了要有好劇本,是否有發揮演員本身特長的戲份,也是重要因素,robin williams 曾三獲提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,但皆鎩羽而歸,robin williams 想要大放異彩,似乎只有在能凸顯其喜劇天份的角色上,可是問題又來了,喜劇角色向來不受奧斯卡青睞,看來 robin williams 這輩子注定與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奬緣慳一面
hearts and minds (1974, peter davis) 8/10
bobby (2006, emilio estevez) 7/10
i'm a cyborg, but that's ok (2006, park chan-wook) 6/10
tuya's marriage (2006, wang quanan) 8/10
全片最精采的場面:
(圖雅攜著兩個小孩到病房看望自殺後被救活的巴特爾)
圖雅: 想死是吧。 活著不容易,死還把誰難住了,死還把誰嚇住了?
把死當成了本事了,是不是? 要死我早死了,還輪得上你來搶這個頭功?
喝什麼不能死,非得喝酒才能死?
(把孩子推到巴特爾面前)看看!看看!這一家老小,誰個怕死? 誰不敢死?
(接著分別拿一瓶消毒藥酒給兩個孩子)拿著,拿著。
(圖雅再拿一瓶藥酒递給巴特爾)來! 你是大人,你有經驗,你先給娃娃做個樣子。 拿著,喝!喝呀!
(鏡頭切換到醫院收費處)醫院人員: 你看,我們已經盡了人道主義精神,你沒有(事先)交費,我們已經把你的人救活了,現在你的家屬也來了,再不交錢,我們的損失可就大了,搶救費一共三千四百多塊。
圖雅的好友: 我把我的馬給你,行不行?
醫院人員: 開什麼玩笑呢,我跟你說,不交這個錢,你出不了醫院的大門!
(鏡頭再回到病房)圖雅: 不敢死了,是不是? 不想死了,是不是? 
(拿一瓶藥酒自己喝)我來死給你看。
(再把藥酒递給小孩)來,喝,喝給你爸爸看。 來,喝!喝!
(小孩哭了起來,圖雅抱著小孩)這家人誰也不能死…… (巴特爾在病床上也哭了起來)
片中女主角圖雅是個既能吃苦、也重情義的女子,相較之下,那些出街見有少許陽光,就埋怨陽光太猛烈、扭擰作態的“千金小姐”,一副嬌生慣養,吃不得半點苦的模樣,令人腸胃不適。
the painted veil (2006, John Curran) 8.5/10
kamikaze girls (2004, tetsuya nakashima) 7.5/10
memories of matsuko (2006, tetsuya nakashima) 8/10
以電影界的 Versace,來形容中島哲也嘅電影風格,是貼切不過的,他電影盡麗極妍,極盡華麗之能事,色彩明亮、輕快、奪目,在這種風格的包裝下,表現出歡悅、愉快的特性,因此即使内容多麼沉重、悲痛,都容易被觀影口味尚淺的觀眾消化。
不少文藝電影都被初接觸電影的觀眾批評過於 “悶藝”,以這種 MV 式電影風格來拍攝文藝電影,的確令口味尚淺的電影觀眾更易接受,但問題是,如果這批電影初入門者接觸得越多這類電影,被這類電影寵壞,會否更加排斥傳統文藝電影?
bellissima (1951, luchino visconti) 7.5/10
ludwig (1972, luchino visconti) 8.5/10
the damned (1969, luchino visconti) 6.5/10
如果說今村昌平談“性”上癮,那麼 Visconti 的晚期作品則是談“同性”上癮,總愛在他的電影裡面加進 “同性戀”情節,在此片中更是變本加厲,SA 軍官大搞同性 Party,招致納粹屠殺,而史實上納粹屠殺 SA 軍官是基於政治考慮,與性取向無關,或許 Visconti 篡改史實,是想醜化親納粹者,說親納粹者都是一群“同性戀”者,但 Visconti 的做法存在很大不妥之處,首先,“同性戀”者並不代表其人行為卑劣,只能表示其“性取向”不合傳統而已,其次,一個人的“性取向”與其“政見”(或者說“治國能力”)根本就沒有什麼聯繫,即使是性變態、性濫交者,也不代表其在政治上的表現也就是變態的,譬如說 Clinton,其人無疑比 Bush 濫交得多,但將兩人比一比,誰執掌政權時,令國際局面更為緊張?
the taste of tea (2004, katsuhito ishii) 7.5/10
funky forest: the first contact (2005, katsuhito ishii) 7.5/10
片中有一些片段的確很過癮,但不難發現其中不少怪異造形都跟 david cronenberg 電影中的角色很相似,例如機器中的肚臍類似於 naked lunch (1991)中的變形打字機; 人身上有插座,類似於 eXistenZ (1999)中的遊戲玩家; 放入音帶則飄出人頭,類似於 videodrome (1983)中恐怖影帶於電視機上所出現的驚慄影像…….
此片其實係 david cronenberg 風格嘅日本 cult 片,不過將之 “搞笑”化,所以 david cronenberg 電影中的怪異角色,予人驚嚇、恐怖之感,而此片則予人輕鬆、另類嘅喜劇感。
(至於裡面的性剝削情節,例如按著畫有女性下體的小門,以扭大音響; 與有著巨乳,並且乳暈有轉動風扇的卡通人物共舞; 觸摸小人物身上類似男性下體的部份,使其舒暢 ……,這些當然不能說是受 crash (1996)的影響,性剝削情節,日本電影早已有之。)
另外片長兩個半小時,以喜劇片來說,似乎有點過長,若刪走一些重複出現嘅情節,或擇其優而取之,效果更佳。
fateless (2005, lajos koltai) 8/10
blood diamond (2006, edward zwick) 8/10
general idi amin dada (1974, barbet schroeder) 8/10
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 (2006, kevin macdonald) 8/10